2月10日,据绍兴发布的消息:记者刚刚从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绍兴市报告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患者为春节期间前往泰国的人员。疾控专家提醒,前往有关国家和地区旅行时,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注意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我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旅游、商务等出入境频次大幅增加。春节期间,和很多人一样,公民王小花(化名)一家四口选择了去泰国旅游。在泰国停留3天后,一家人返回中国。

几天后,王小花出现发烧症状。由于担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她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经过检查,医生排除了COVID-19感染。

“考虑到患者曾出国旅行,医院及时向我们汇报了情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马岩表示,经调查发现,王小花在泰国旅行时被蚊虫叮咬。检测结果显示,他确实患有登革热。

“经核实,这是我省自去年10月以来发现的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马艳表示,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和关节痛,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危及生命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急性肝炎伴有肝功能衰竭和脑病。

“出国旅游注意防蚊虫叮咬。”马岩建议,出国旅行前应密切关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情况。现阶段,东南亚、美洲、东地中海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是登革热等蚊媒。尽量避免前往传染病流行、病情较严重的地区。

如无法避免,前往相关国家和地区时应准备适当的防蚊用品,如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蚊帐等。外出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在裸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抹防蚊剂。如果您出现怀疑登革热症状,应立即就医。

“回国后,要积极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展入境检疫工作。”马艳表示,入境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人员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病情。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相应的调查和医学检查。入境14天内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应主动告知近期旅行史及当地蚊虫叮咬史。

上一篇报道:

杭州一女子出国旅游后感染登革热

它与感冒非常相似,可能会危及生命

2019年8月,杭州一女白领出国旅行后确诊登革热并就医的病例:

小乐今年22岁,是一名女白领。不久前,她休了年假,和妹妹们一起去柬埔寨旅游。她旅行得很开心,在海滩和各个景点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

回家几天后,小乐开始发高烧,高达38.5℃。她以为是吹空调感冒了。她在家服用退烧药,体温却降不下来,还出现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症状。

发烧第六天,小乐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检查,结果当天就被“扣分”!检查报告出来了,小乐确诊为登革热。

“医生,我一定是在柬埔寨被蚊子叮咬感染的,你看我的腿在柬埔寨被蚊子咬了。”小乐终于想起来了。

展开全文

原来,小乐的感冒症状是登革热,而牙龈出血则是登革热导致血小板减少所致。医生表示,如果小乐稍后去医院检查治疗,极有可能出现内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今年,自从跨境旅行放宽了

泰国、新加坡、印尼、马尔代夫等地

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相关订单激增

这里我也想提醒大家

东南亚国家出差

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近年来,登革热在全球发病率明显上升,传播迅速。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登革热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主要发生在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地区。

每年7月至10月是我省蚊媒传染病的发病高峰期。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感染者的血液时感染病毒。受感染的蚊子可以在其一生中传播病毒,少数可以通过卵将病毒传播给后代。潜伏期为1-14天。专家提醒:为避免感染登革热,建议前往东南亚国家的商人、旅行者和工人提前了解当地疫情情况,做好防蚊措施。

普通感冒发烧和登革热有什么区别?

记住以下3点

登革热的症状与感冒和流感相似。很多人有疑问:如果我发烧了,我怎么知道是登革热而不是普通感冒呢?

1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都是“高烧”,体温往往可达39℃甚至40℃。

2

除了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痛、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出血点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胃痛等胃肠道症状。

3

除了发烧之外,感冒引起的症状往往还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卡他”症状。

如果患者怀疑自己被蚊虫叮咬,或有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旅行史,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目前还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被蚊虫叮咬,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

出境游人数逐渐增多

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如果发现相关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杭州日报、越牛新闻、绍兴发布、杭州+新闻

来源:辽沉晚报